隨著人們對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經濟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上的電器配置、功能也越來越多,所以汽車線束也越來越復雜,成為當代汽車故障的多發環節,也因此在汽車設計和生產制造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那么汽車的設計流程有哪些?
一、原理圖設計與計算
1、根據《電氣設計任務書》要求的電氣配置和技術要求繪制電氣原理圖。
2、根據各用電器功率確定保險容量及線徑大小,同時對每個電氣子系統進行載荷分配,確定總保險的容量。
3、計算導線線徑:
依據公式:
I———電流,A;
P———電器件功率,W;
U———電壓,V;
A———線徑,mm2;
ρ———銅電阻率(約為0.0185Ωmm2/m);
L=導線長度,m;
Ud———允許最大的電壓降損失。
同時也要考慮下列情況:
1、導線過長可適當將線徑放大;
2、導線經多個插接件轉接后連接到用電器的情況,考慮端子電壓降較大,可適當將線徑放大。
3、不同形式的導線具有不同的允許電流和線路電壓降。
二、繪制三維布線圖:
1、根據各個電器件的位置不同,確定三維布線的形式,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布線形式一般為E型和H型;
2、模擬仿真不同區域的線束直徑;
3、考慮線束過孔的密封與保護。
4、線束的固定孔位與固定形式確定。
5、理論上講,一根線束連接所有的電器件是最合理的,但實際裝車時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線束要合理分塊,在方便裝配的情況下,盡量采用系統化設計。
6、搭鐵點設計在線束設計中是很重要的,否則會造成信號干擾,影響某些電器的功能實現;根據車型不同設計成多個接地點,搭鐵的設計應滿足以下幾點:a.弱信號傳感器的應單獨且就近搭鐵,保證信號正常傳輸;b.各ECU應單獨搭鐵,防止被干擾;c.蓄電池負極搭鐵和發動機、變速箱搭鐵要慎重考慮。
三、設計二維線束圖
1、配電盒(保險和繼電器)是整車電氣的核心,起到:分配負荷、集中供電、節省空間、簡化線束、降低成本和方便檢修的作用。一般根據需要可設計成2到3個。一些新開發車型的配電盒已兼有電子控制的功能;并且無觸點、無保險絲的中央控制盒也將越來越有市場,同捷走在了前沿。
2、導線顏色的選用依據ZBT35002《汽車用低壓電線的顏色》執行。
3、插接件的選用:
1)依據導線線徑和通過電流大小選用插接件;
2)發動機艙選用密封插接件;
3)優先選用雙彈簧式壓緊結構的插接件,減小接觸電阻。
4、線束包扎方式:
1)駕駛室內一般用膠帶間隔纏繞;
2)儀表板內一般采用膠帶緊密纏繞;
3)地板上或離發動機較遠的部位、一般采用阻燃波紋管包扎;
4)車門內部、行李箱門內部一般采用粘帶或工業塑料布的包扎形式;
5)離發動機較近的區域有些采用穿隔熱的玻璃絲套管或線束纏扎玻璃絲帶。
除了以上之外,還應注意:汽車線束的防盜ECU與讀寫線圈之間的距離,防止信號傳輸衰減;各個傳輸信號的電器件如“氧傳感器”、“爆震傳感器”、“讀寫線圈”等應選用LE-SE信號線或屏蔽線等線種。